操作快 权威性强 合理价格 省时省力是您评定职称的好帮手!

出版常识

Publishing knowledge

"十三五"出版市场出版图书趋势

分类:出版常识 时间:2016-10-21

  “十二五”期间,出版传媒业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传统出版业结构优化,新兴出版业态异军突起,令人瞩目。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十三五”期间,出版传媒业在传播中华文明、增强综合国力等方面的作用也将更加突出。建立以政策为先导、投入为保障、企业为主体、创新平台为支撑、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也尤为重要,而策划好出版选题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所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特别依据产品形态、选题视角等层面梳理出多个热点与趋势,以期给更多有识之士以启发。

十三五出版市场出版图书趋势

  动漫产品形象授权多元化

  出版企业的原创动漫应更多关注授权开发。动漫产业作为高附加值产业,其高附加值不仅体现在所开发的动漫产品本身,更多的是体现在动漫产品对品牌的塑造力及对周边衍生品销售的拉动力上。北京梦之城文化有限公司目前运营“阿狸”、“皮揣子”、“罗小黑”、“象扑君”等原创动漫品牌是其中的代表。起初其仅仅是以阿狸为核心,从表情、漫画连载开始在互联网发酵,提供阿狸QQ表情、社区模板、壁纸等在内的互联网增值产品;后来扩展到授权和周边开发,三个商业模块共同发展,现在拥有千余款周边商品,品类覆盖毛绒公仔、服饰、箱包、文具、生活用品等;并与包括麦当劳、太平鸟家纺、御泥坊、DQ冰淇淋、珂兰钻石多个知名品牌授权跨界合作。

  出版走近定制服务

  “定制出版”对于客户而言,是宣传手段、营销手段,对于出版单位来说,也是一种值得探索的经营方式。尽管出版的定制服务,在国内陆续显现,但真正关注这一概念,厘清有关模式,将其作为重点项目加以部署的单位还少之甚少。江苏美术出版社总编室主任王林军表示,该社在2013年为南京博物院提供了定制出版物“南京博物院珍藏大系”,这也是其进军文博出版的一套重点产品。商业领域也不乏相关的合作与策划。中信出版社的一位知情人透露,中信证券就与其保持密切联系,时常有“定制出版”的需求,此类定制出版物与一般的市场书在内容上没有差别,只是在装帧上加以区分。

  IP培育火热

  从《步步惊心》《甄嬛传》《裸婚时代》到《琅琊榜》《芈月传》,一大批改编作品使IP市场陡然升温。2012年末到2015年,改编数量飞涨,2015年整个行业几乎言必称IP。IP可以是一个文本故事、一个角色、一个概念以及其他任何一个被大量用户喜爱的事物。因此IP的内涵是“可供多维度开发的文化元素”,而它的外延,就是所有的文化产品形态——文学、电影、电视剧、游戏等等无所不包。关注IP,是出版传媒业不可抗拒的趋势。出版传媒业以及娱乐公司在构建自己的业务领域或生态系统时,需要更灵活的IP来孵化和繁衍产品,以发挥优势。

  开发纸质书收藏价值

  在网络阅读和电子阅读的盛行背后,不少业内同仁都对纸质书的未来产生过思考甚至焦虑。特别是纸质书的“信息承载”、“阅读体验”等功能受到了前者极大的挑战和冲击,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重视纸质书的“收藏价值”。中华书局版《史记(修订本)》,首印版限量印制2万套,每套定价590元,均有统一编号。限量编号的设定极大地吸引了藏书家、爱书家的争相抢购。与《史记(修订本)》的首印版遭遇热销相似,2013年,《哈扎尔辞典》的中文版时隔多年终于再版,特别是“阴本”的限量问世,对后现代文学情有独钟的读者将其视为收藏的重点品种。

  开发政企机构阅读项目

  政企单位的阅读项目、出版项目一直具备较为长远的开发潜力,目前其发掘程度较浅,仍有不容小觑的利益空间。一些专业类出版机构,凭借自身的行业资源和专业优势,纷纷抓住“大型”的阅读工程,率先在这一领域展开布局,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值得业内同仁的借鉴和思考。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在2013年持续开展的“送书工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作为一项知识投资和战略投资,其向员工配发130万套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石油员工基本知识读本”丛书,效果明显。

  电视节目二度开发

  近两年频频针对电视资源的二度开发和利用,俨然成为一股潮流。特别是有了电视台这个强势媒体作宣传后台,节目出书的前景也是潜力看涨。2013年下半年,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横空出世。第一季的节目刚刚结束不久,节目组趁热打铁2015年年初推出电影版,并与中南博集天卷联手出版了同名图书。北京大学出版社在2015年份接连推出的《姿势对了,你就美了》《最强大脑——陈俊生快速记忆训练手册》,正是由《最强大脑》节目的参赛选手写作,可谓成功抢占先机。青岛出版社在2014年力捧的《美丽俏佳人:不美不活》即是黑龙江卫视《美丽俏佳人》节目开播7周年之际的第二本书,二者2013年合作的《美丽俏佳人:最享瘦》上市后更是一度“卖断货”。

  图书影视版权瞩目拍卖形式

  版权拍卖这样的创新影视版权开发的形式也应引起更多内容提供商的注意和探索。2014年年末,由作家出版社、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就属于这样的一次探索。据主办方公布,此次拍卖大会累计成交金额达18241万元。其中,前期交易撮合成交4681万元,现场签约5200万元,现场拍卖成交8360万元。从效果来看,主办方显然颇为乐观和满意,而类似版权拍卖这样的创新影视版权开发的形式也应引起更多内容提供商的注意和探索。除却此次针对传统的文学创作进行影视版权的拍卖,早在2014年8月,国内首个网络文学作品游戏版权拍卖会在上海举行,“拍品”包括《雄霸蛮荒》《大圣传》等6部网络作品,最终,6部作品累计拍卖价格达到2800万元,单部最高拍出810万元。不难想见,盛大文学试水拍卖旨在将版权交易带入“明码标价”时代,对业内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网络视频出书潜力大

  这两年,视频出书的风潮格外强劲,由火爆网络视频延伸出来的图书产品已经成为一大亮点。典型的例子包括《侣行》(江苏文艺出版社)、“晓说”系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等。热门视频改编图书,与同名视频相生相长,但绝不是视频的简单拷贝。图书应该有书的独立价值,尽管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存在向网络借势的“嫌疑”。视频衍生书最抢眼的特点就是它不是视频的简单拷贝,它是经过大量视频外的挖掘与深访,从视频外资料中采撷最精华的部分,重新结构而成。在动画视频领域,出版商的动作也相当敏捷并且积极运用视频进行推广的反向操作。比如长江文艺出版社与著名原创动漫网站“有妖气”达成合作,主打动画《十万个冷笑话》推出全彩漫画图书。

  童书引进升级原创合作

  原创童书多国合作在几年前还不可能,近年来,这种现象已经有很大改变。当前少儿出版的版权贸易也从单纯的引进、输出,转变为中外联手创作的模式。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的《熊猫的故事》是该社再次联合日本插画家木下晋及在日本福音社工作多年的旅日华人编辑唐亚明远赴四川成都,对大熊猫的习性、居住环境以及野外生活进行实地采风,从而联手创作的。此外,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签约曹文轩等人的《羽毛》《河对岸》《太阳》《怎样教大象跳》,并分别邀请了意大利、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的画家就这些脚本进行创作。天天出版社出版的曹文轩图画书《帽子王》《我不想做一只小老鼠》和《小野父子去哪儿了?》,邀请到了三位意大利著名插画师为其创作。

  增值服务规避盗版问题

  以数字出版为基础,搭建图书产品增值服务的线上平台,让增值服务产生放大效应,显然更值得业内的期待。人民卫生出版社依托人卫医学网专门搭建了针对教材、专著、参考书的增值服务平台。该社有关负责人介绍,“人卫社的‘增值服务’线上平台的初衷,仅仅是将随书附赠的光盘内容转移到网络。在实际操作中,出版单位又充分利用长期积累的医学数据库。譬如一本内科的教材,可能原书只有作者的PPT或少量视频,上传过程中,责任编辑就会从数据库中挑选相符的医学素材搭配进去、充实原作”。这种平台化的内容增值,可谓一种长期的累积服务,对专业领域的读者颇具吸引力,而且还有效规避了盗版问题。

  电纸书优惠组合成趋势

  近年,不少出版社都尝试了纸质书与电子书同步发售的做法,意欲将深度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相结合,从而形成完整的阅读体验。读者可以根据自己惯常的阅读场景和需求,选择购买纸书或电子书,或者直接购买纸书与电子书的优惠组合包。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同步发售的例子在业内也逐渐增多。例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13年年初同步推出贾平凹新作《带灯》的纸质书和电子书,实现出版社与电子书销售平台双赢的局面。商务印书馆在2013年6月推出“18种小语种汉外分类词典全媒体出版”,在推出纸质词典的同时推出APP应用和电子书形式的数字产品。此外,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群山回唱》、测绘出版社的《大明猩》等图书都尝试了电子书与纸质书同步发行的做法。类似的做法或许在来年也将继续成为一股趋势。

  ●思维创新

  教辅出版联手网络技术

  在纸质教辅产品资源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介进行叠加、增值生产,成为目前各相关参与力量的一致选择。“二维码+微视频”正在成为流行选择,而各机构正在探索的教辅复合出版明显不止于此,产品类型初步呈现出多样化,代表产品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推出的《解题高手(微视频版)》。“网络错题本”则是曲一线为正版用户解决手抄错题费时、低效、页面零乱、不方便整理等问题提供的创新型增值服务:对相关中考和初、高中同步图书配备了网络错题本,通过web、手机应用实现快速的错题整理、变式题推送等功能,实现了图书、网络的结合。世纪金榜在英语图书中引入了“快乐学英语”APP题库工具,学生遇到难题,用手机快乐学扫描软件进行扫描,可以在手机上查到习题讲解,并形成学生大数据分析,系统可根据学生习题扫描情况给出针对性学习解决方案。

  励志书成就畅销书黑马

  励志书板块的超级畅销书在2010年前后集中爆发,当时涌现一批诸如《秘密》《遇见未知的自己》(湖南文艺出版社)、《当下的力量》《幸福的方法》(中信出版社)、《少有人走的路》(吉林文史出版社)等产品。此后,畅销书的数量逐步减少,但每年都会有几家出版机构幸运“中奖”,比如中信社的“我的青春不迷茫”系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因为痛,所以叫青春”系列,印刷工业出版社的《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等。当前,这一主题图书并未不仅局限于励志故事、散文等成人类别,儿童文学、绘本等作品也层出不穷,这个市场也越来越细分,并且在产品上出现了更为有趣、更为贴近民众生活的品种,虽然没有超级畅销书,但也有不少产品销售业绩不俗。

  “大美术”出版观破解思维定势

  美术出版多年来在业内有些“不温不火”。特别是美术出版给人以“圈内读物”的印象,其出版品种走对应学科道路,往往依托艺术界学会、协会和院校,具有会员式特点,出版的传播服务类似于学报,是给专业人士看的。为了破除这样的思维定势,“大美术”的出版概念呼之欲出。不少非美术类出版社出版了大量“大美术出版”类型的书籍,这类书的市场看好。例如,中华书局出版的扬之水《奢华之色》讲古代金银首饰和其他饰物,3册定价200多元,已销售1.5万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花间十六声》通过古代各种图像探究《花间词》里涉及的16种古代贵妇人用品,已销售4万多册,反映服装、手提袋等各种物品设计师作品的《创意市集》也销售了几万册。而《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定价68元,更是销售13万册。

  科学动手实验书崛起

  科普书中的一个分支——动手实验书趋热走势明显。青少科普动手书或取材生活详细指导实验过程或配备了完备的工具包,让平面的知识立刻活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关注动手书市场的出版商,具备科技背景的不在少数。近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借旗下《无线电》杂志优势,发展科普图书品牌“爱上科学”,并选择发展动手实验书领域。成人动手实验书是近年的一个新鲜板块,其新品的出炉伴随新消费群体的崛起。该类图书并不完全主打科普知识,多为小清新以及喜欢DIY的族群设计。例如磨铁图书公司出品的“大人的科学——DIY手作模型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在日本已刊行10多年,共有40多个品种。

  少儿分级阅读积极推进

  “分级阅读”在西方基础教育领域早已成为通识,单就国内而言“儿童分级阅读模式”却依然是新生事物,其对童年阅读规划之功、引导之义还无法得以充分彰显。不少出版社都在“分级阅读”的出版上做出努力和尝试。例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重点推出的“世界经典文学分级阅读文库”就是这样的作品。其希望通过编译队伍确保“世界经典文学分级阅读文库”的水准,着力强化阅读指导,突出“分级阅读”的价值取向与教育关怀,这也恰恰是该套文库区别于市面上诸多“同质化”公版世界经典儿童文学读物的优势所在。相似的,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也引入“青少年科普分级阅读”的概念,推出“中国青少年科普分级阅读书系”。

  环保图书渐受瞩目

  向“污染”宣战,从“科普”开始,是出版企业的秉持的一大宗旨,近两年来也有许多环保主题的作品陆续受到读者的瞩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在2014年成功打造的畅销品种《洛杉矶雾霾启示录》即是如此。该社为了确保出版质量的精良,还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曹军骥博士进行翻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在2015年年初推出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则是环保运动的奠基著作。

  优势学科带动学术出版“走出去”

  学术出版“走出去”要抓好学术出版内容,以优势学科和新型学科为主,突出中国学术出版和学术“走出去”的重点领域,特别是类似高铁技术这种国内的高精尖技术,需要有更多出版社关注,把经验和技术总结出版。2015年4月,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与爱思唯尔合作出版项目“中国高铁出版工程”第一部图书、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部专注于中国高铁的英文学术著作——《高速铁路道岔设计理论与实践》正式出版。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张名片,也是李克强总理重点推销的拳头产品,而中国1.6万公里的高铁网络是总理向外推销产品的底气。

  挖掘图像小说新市场

  图像小说比一般的漫画更有深度,涉及领域较为广泛,适合成人阅读,其作画也与电影分镜头有相似之处,因此很多图像小说已经被拍成了电影。在国内市场,图像小说的出版还非常罕见。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大众美术编辑室在2015年5月推出了从法国Casterman出版社引进的一套图像小说“朦胧城市”系列。并精选了6种出版:《巨塔》《倾斜的女孩》《沙粒效应》《影子》《撒玛利亚的城墙》《布鲁塞尔》,初具规模。

  医学出版本土化

  在医学出版领域,“本土化”的理念尤为突出,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运作颇具代表性。该社国际出版中心主任姬放谈到,“比如我们引进的皮肤病学著作,原著涉及了大量非洲特有皮肤病,而在国内并不存在类似病例,既对有关医师和卫生工作者缺乏实用性,又增添该书出版成本,从‘本土化’角度考虑,这些内容都被删去”。相较于专业类的医学图书,像一些医学科普、大众健康等市场图书,进行“本土化”运作的案例则比较常见。青岛出版社分别引进了我国台湾的五种中医著作,在“本土化”时整合为系列图书,从市场定位到涉及装帧保持一致,甚至书名都呈现出系列特色。

  新生代教育理念带来家教书新风向

  近年来,80后父亲和母亲的登场为家庭教育带来了不少新鲜的话题,这一新生代群体的教育理念也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了家教书的出版,例如“父教”类图书成为家教书市场上新生的突出亮点。其实,近几年来,父亲为主角的家教书近年来渐有苗头,但是并没有明显起色。2013年,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爸爸效应”由此蔓延,出版圈也找到了切入的契机,这便引发了2014年一众家教选题大打“爸爸牌”。

  博物学细分市场重受关注

  科学史上,博物学传统是与数理传统同样重要的两大研究范式。当今许多世界性难题的解决,可能仍然需要发挥博物学思维的特长。近两年,一些出版单位如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不约而同地将选题策划的目光集中在博物学上,推出了一批博物学方面的普及著作,将这一稍显暗淡的传统学问重新拉回人们的视野。2014年8月,商务印书馆在上海书展期间推出“自然文库”系列。该系列旨在复兴博物学的传统,“以博物之精神,体悟自然一草一木;以发现之眼光,感受万物有灵且美”。相似的,北京大学出版社在2014年初推出重点品种“徐仁修·寻找大自然的秘密”“徐仁修·写给大自然的情书”。